一支粉笔,两袖微尘,三尺讲台,四季耕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计电导师风采”开栏引言】
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首要责任人。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宣传我院一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优秀研究生导师,集中展现我院研究生导师的良好风貌,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研究生会特此推出“计电导师风采”专栏,聚焦研究生培养,充分发挥优秀导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导师简介】
姓名:武新章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院长
研究领域:人工智能、智慧能源和智能制造
科研教育经历:
武新章,美国常青藤宾夕法尼亚大学电气工程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及信息科学本科、硕士。2020年10月到广西大学工作。现担任英国bet356亚洲版院长,广西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广西大学高性能电机和智能装备研究中心主任,君武学者特聘教授。共指导21名博士生完成博士论文,并且开设10多门本科及研究生课程。多次获得各种科研教学奖励。在国际学术组织中兼任多项职务,并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特邀报告。担任 IEEE Power and Energy Society Electric Motor Subcommittee 的副主席,曾任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副主编,多次担任国际顶级会议主席、分会主席。
研究成果概况:
武新章教授主要从事人工智能、多能源系统智能化管理、智能装备制造、复杂系统智能化控制等研究工作,特别在大功率高速电机智能化设计、智慧能源管理、多电飞机电作动系统智能优化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作为项目首席或副首席,共主持或参加了40多项科研课题。共发表100多篇期刊论文,200多篇会议论文,获得20多项发明专利。
【做学问,最需要具有内在的动力和上进心】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始终如一的主导和引导是不可或缺的。论及本科生与研究生阶段的衔接与跨越,武教授谈道:研究生阶段和本科阶段有很大的不同,本科生以修课为主,而且任课教师对于该课程是相对比较熟悉的,因此对于课程或学习上的问题,学生可以及时请教任课教师。而读研更多的是对学习能力和科研素质的培养,我们常说“学问”,“问”虽然十分重要,但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养成科研独立性,锻炼思考的能力、判断的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对于研究生来说才是最关键的,这也是研究生需要具备的素质。另外,武教授认为,作为一名研究生如果能够达到一种“Most Self-motivated”(“具有内在的动力”、“自我激励的”、“主动的”)的状态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这可以理解为是一个人愿意去探索,去钻研的强烈意愿。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专业的同学大多都有过调试程序的经历,在调试程序最初阶段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会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bug,但只要你不厌其烦地去努力钻研,并且只要你是真的热爱这件事,那你在解决了一个问题以后就会开始琢磨如何解决下一个问题,或者在你做出比较好的工作以后,你就会开始思考下一个工作该做什么,所以这种内在的动力是带来创新的一种重要驱动。对于科研工作而言,创新的本质就是要做出新的东西,大家都在做新的东西,甚至有的时候你绞尽脑汁思考出的 idea 也许早已被别人捷足先登了,所以说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一定要追求卓越,所谓追求卓越就是说我们既然要做,那就要努力做到最好、最优秀,而只有当一个人具有内在的动力和上进心时,他才会去主动追求卓越、追求进步、追求力争更好的结果,这其实是一个良性循环过程。
爱迪生曾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武老师说:我们不可否认天赋、基因对一个人的发展确实会起到一定作用,有时候可能大家的努力程度相同,但有天赋的人会取得更好的成绩,但即使像全红婵这样天赋卓绝奥运跳水冠军,背后也是付出了大量努力才为我们呈现了她惊人的“水花消失术”,所以努力才是最重要的。武老师最担心的就是学生“高不成低不就”,不愿意吃苦,遇到科研难题不愿意迎难而上,只挑简单轻松的任务来完成,其实只要愿意努力,或者说你具备了“内在的动力”,那对于普通人而言同样是能够做出一番成绩的。
此外,武老师为大家推荐了一本书:复旦大学计算机系张军平教授的《高质量读研》,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指导研究生如何高质量读研,详细内容包括了研究生需要的科研特质、论文的完整写作技巧、如何形成创新思想、学术合作的形式等。其中很多理念与武老师做科研的理念不谋而合,并从中获得了许多的启发,建议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深入阅读,相信这会对同学们读研乃至导师培养学生都有帮助。
【醉心科研,勇攀高峰】
武老师主要致力于人工智能应用于智慧能源和智能制造的研究,在学术上颇有建树,获IEEE协会杰出贡献奖。武老师曾多次担任智能装备制造、多能源系统智能化管理的研究专家,是电力系统动态负载的重要推动者之一,具有十分丰富的项目经验。武老师说:我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新型电力系统与智慧能源网络,目前新型电力系统仍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各方共识基本集中于“新能源为主体”,新型电力系统是智慧能源网络的重要环节。智慧能源网络主要由多种形式的分布式能源、智能微电网和智能冷热网组成,主要应用于城市、工业区、开发区等能源负荷较大的区域,并通过对整个能源体系的“数字化管理”将多种供能形式有机结合和分配,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和资源互补。智慧能源网络与传统的供能系统相比可以实施电力能源管理、对区域内供冷、供热、供水、供气等能源进行供配控制,实现多类型能源的协同生产、合理分配、高效利用。目前人工智能的应用研究逐步往制造领域渗透,智能装备制造的发展前景广阔,发展意义重大。新能源和信息技术的全面整合,以及建立一个高度智能、信息透明、开放和互联的智慧能源系统,对于促进节能减排,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且能源结构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智慧能源对中国能源的未来出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21年4月19日,广西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正式揭牌,研究院以武老师带领的“攀登”团队为主体,以“硬智能核心,软硬兼备”为发展特色,建立了先进的高性能电机实验室,为南网无线传能联合实验室广西大学分中心的成立奠定了基础,而研究院的成立为培养人工智能高层次人才与孵化人工智能研究成果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作为具有科研与管理双重身份的学者,武老师认为学者承担管理工作对自己也是一种促进,从某种程度上说,管理工作比科研工作更加重要。武老师自学生时代起就有过担任团委和学生会干部的经历,在美国求学工作期间,有过长达六年的担任大学教师参议会成员的经历,并且连续两年担任了执行委员会的委员,主要工作包括制定规章制度以及对管理实施监督等。一方面担任学生的科研导师,一方面作为学院的管理人员,这些角色在武老师看来是不冲突、不矛盾的,在过去几十年的工作经历中已经习惯于去处理各种各样的工作,养成了好习惯并形成了固定的生活模式。武老师说:“当你形成习惯的时候,即使你不再去刻意协调你的科研任务和管理工作,你也能把所有事情都做好,这就是习惯的力量,也希望同学们能懂得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
【洞察敏思,与时俱进】
武老师是一个喜欢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人。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专业是更新发展十分迅速的学科专业,像目前的“元宇宙”、物联网和5G等概念在武老师读书学习的年代都是没有的,但阅读文献、主动学习补充知识,对学术怀有极大热情,将学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使得他能够进而开展一些新的工作。作为学院的院长,他常常告诉自己要做到解放思想,也常常激励自己学新东西,喜欢唱歌的武老师最近也在学唱梦然的《少年》,只因这首歌的作词人的故事非常励志,歌词也充满了力量。武老师说:我和我的学生们,或者说我和现在的年轻一代们,出生在不同的时代,从小到大所接触的东西也都不同,因此我不会用我那个时代的一些观点和标准来看待和要求现在的年轻一代们,而是尽可能地去了解现在年轻人们的想法,我认为这其实也是一种互相的理解和尊重。
武老师希望同学们对自己要更有信心,并强调学生要追求卓越,要有上进心,认真对待科研工作,把工作做扎实,取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导师论导】
武老师多年丰富的研究经历,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做出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学生在导师主导和引导下的研究工作将会更快地进入角色、状态和研究高地。武老师在以下科研上的问题为同学们讲述了自己的见解与建议:
1.研究生新生该如何选择科研方向与导师?
武老师说:首先以兴趣为导向,如果没有特别感兴趣的研究方向,那就选择在科研方面自己思考比较多的方向的导师。同时可以咨询师兄师姐,了解导师的学术风格和治学理念,进而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确定了研究方向和导师,就要在这个方向上深耕细作,不要轻言放弃,不要三心二意,不要眼高手低,不要因为自己的方向难度大或者某些方向容易出成果就想着换方向。
2.对有意继续深造读硕士、博士的学生的建议。
武老师说:如果能够继续深造的话最好还是选择继续提升自己。虽然这条路会越来越难,面临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选择读研甚至读博其实是为了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一旦你经过多年的科研训练,培养了良好的学习能力,会对今后的工作、科研奠定良好的基础。当今时代科技发展十分迅速,新的概念、新的技术层出不穷,尤其是我们计算机类专业,不同于传统工科,这是一个技术最前沿且更新换代最快的学科,当面临一个新的问题,没有老师引导你的情况下,唯有你的学习和思考能力能够帮助你。武老师说,每个人需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来设计自己的道路,无论是选择深造与否,无论毕业以后从事何种职业,只要能对社会有所贡献,都是好的选择。